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作者:佚名|分类:经典语句|浏览:86|发布时间:2025-02-11
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其中提到的“版筑”是我国古代一种修建墙体的技术。这项技术是通过将泥土夹在两块木板中间,用杵捣实后形成土墙。
近期,在观看抖音上的视频时,发现了一段关于山西古建筑改造的过程记录,里面详细展示了如何使用传统方法来筑墙。这段视频让我联想到了《孟子》中提及的“版筑”。这种古老的墙体建造方式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有许多独特之处。
传统的版筑技术会将墙体设计成梯形结构,并且需要先固定好木板框架作为模板,再用圆木来支撑墙身。这是因为圆形木材更加坚固,能够承受夯实粘土时产生的压力。
更令人赞叹的是,在两段墙的衔接处,古人巧妙地开设了槽口,形成类似卯榫结构的效果,使得墙体连接更为紧密牢固。另外为了防止雨水侵蚀,还会在外墙表面覆盖蓑草,并在墙顶铺上瓦片。
回忆起小时候家里盖房子的情景,当时的墙面是由掺入碎麦秸的湿润粘土制成的。麦秸的作用是为了抵御雨水冲刷。同时我还记得邻居家用高粱穗倒挂在墙壁外侧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在家乡,过去人们用来夯实地基和墙体的石杵,也被广泛用于制作土坯砖。这种方法类似于版筑技术:将湿润的粘土填入固定好的木框内,利用石杵将其夯实,随后抽出模具即可得到一块完整的土坯。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使用掺杂麦秸或麦糠的泥巴制成的土坯砖。这种土坯砖虽然制作过程更为复杂耗时较长,但其干燥后的强度和耐用性却远胜于普通土坯砖。

通过对这些传统技艺的学习与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工艺上的智慧结晶,同时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