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作文批改艺术:启发式教育典范
作者:佚名|分类:经典语句|浏览:87|发布时间:2025-01-09
叶圣陶在批改孩子的作文时注重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以鼓励为主而非一味批评;二是批语要具备良好的修辞技巧。他的目标是通过恰当地指出不足并提供改进建议来提升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打击他们的自信或挫伤他们的兴趣。
例如,当叶圣陶评估一篇关于一位叔叔的作文时,他首先赞扬文章成功地描绘了那位叔叔的高尚品质,并提出如果能增加一些描述他热心帮助别人而不要求回报的故事,会使故事更加生动。这显示了他倾向于正面激励而非直接批评。
叶圣陶还强调,在批改作文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人写作习惯和表达方式,而不是试图强行将他们纳入自己的风格或标准中。他的观点是找到文章中的优点并予以肯定,对不足之处提供具体、建设性的修改建议,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保留学生原始的表述。
叶圣陶希望教师能理解并考虑学生的背景、生活经历和逻辑推理能力,在批改作文时关注这些方面,而不仅仅是语言表达。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揣摩学生的真实意图,并修正那些不清晰、不确切或不恰当的表达方式。此外,教师不应在情感或思想表达上干涉学生,避免影响他们真实感受的传达。
叶圣陶还提出,教师应该注意学生作文中的“意义”是否充分,这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识力(生活经验)和推理能力(逻辑思维)。尽管老师可以提供帮助纠正错误的思维逻辑导致的认知偏差,但不应该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强加给学生,以免在他们长大后与自己的看法产生冲突。
叶圣陶批评了一些教师过度干涉学生作文中的情感和思想表达,认为这可能导致学生丧失真实反映自己见闻与感想的能力。相反,他认为批改时应专注于改善语言结构,如纠正词句的不清晰、不确切或不顺当之处,并注意避免添加过多内容。
叶圣陶强调了批改作文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孩子提高运用文字的能力和准确表达自己所见所闻听感所思的能力。他的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指导着教育者如何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写作技能。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