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争议:高分背后的价值评判与语言理解挑战
作者:佚名|分类:作文大全|浏览:87|发布时间:2025-02-22
每年的高考都产生许多讨论焦点,2020年浙江省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便是其中之一。此文章在初审时被评分为39分,但在两位阅卷教师重新评估后,分数提升至55分,并最终定为满分。这样的评分结果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部分网友指出,该文运用了大量不常见的词汇和新词语,在句子结构上堆砌使用,导致内容与作文题目的要求相距甚远。一些人甚至认为除了语言学专家之外,大多数读者可能都无法理解文章的含义。许多网民反映阅读后感到困惑,仿佛在读外文。

引起如此广泛争议的根本原因在于,文章难以被大多数人理解和解读。文字作为人类沟通的重要工具,高考作文旨在考查学生的创新观点、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如果一篇作文让大部分读者无法理解其内容,那么这样的评分有何意义?这是否变相鼓励学生刻意记忆生僻词汇并创作不为人所知的文章呢?

与独特思考的火花相比,堆积生僻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选拔人才时应该重视思维能力而非死记硬背。
此外,该文章在主题上与要求严重脱节——离题万里,内容难以理解。特别是,文中大量使用新词和生僻词汇进行所谓的“批判”,但这些元素并未与作文的主题紧密相连。

如果我是阅卷老师,对于这类文章的评价定为零分!
(责任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