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奇才用古文字作文仅得6分仍被川大录取背后的真相
作者:佚名|分类:作文大全|浏览:87|发布时间:2025-01-22
2009年,在四川的一场高考中,一名学生的作文以其独特而难以辨认的字体引起了轰动。经过专家们的仔细研究后发现,这篇作文的内容存在诸多问题,最终仅获得了6分的成绩。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位考生竟被四川大学破格录取了。不过没过多久,他的老师便因无法忍受其态度愤然辞职。
那一年的高考阅卷现场弥漫着紧张而有序的气息,但是一份充满奇异字体的作文打破了这份宁静。原来,这篇作文的文字并不是常见的汉字,而是由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等古老文字组成,犹如天书一般,让阅卷老师们一时无法理解。
这样的情况绝非玩笑之事,高考作文评阅工作需要处理几百万份试卷,时间紧迫且任务繁重,谁有心思去研究这些古代的文字呢?
于是,阅卷团队迅速联系了四川大学的专家们,确保评分过程的公平公正。经过一番深入研究后,专家们确认黄蛉确实具备一定的古文字知识,尽管有些错误,但他的水平显然超过了大多数同龄人。
然而,当作文被翻译出来之后,更大的问题显现:这篇作文跑题了。这让阅卷老师们更加头疼不已,在多次讨论之后,他们最终决定给这篇所谓的“最牛高考作文”打6分。
黄蛉与古文字的缘分始于童年时期的一次寺庙之旅,那些钟鼎上的奇异符号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好奇的种子。
进入高中后,一道关于奥运会“小人图”的历史题目激发了他对甲骨文的兴趣。从此以后,他便开始自学各种古文字,并逐渐掌握了不少知识。
在复读那一年,黄蛉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班主任蒲体超老师。蒲体超同样热爱古代文学,两人互相交流、共同探索古文字的奥秘。
得到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后,黄蛉的古文字水平显著提升,并尝试用这些古老的文字撰写作文。尽管蒲老师曾劝说他不要这样做,但黄蛉坚持己见,认为即使得零分也“不留遗憾”。
虽然他的高考总成绩并不理想(428分加上6分作文),但由于一篇关于高考作文的帖子在网上走红,黄蛉也因此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随后多家大学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在深思熟虑后,黄蛉选择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入学之后,学校为他聘请了何崝教授作为专属导师。然而遗憾的是,黄蛉的学习态度让人颇为失望。他对基础古文字知识不屑一顾,并沉迷于《文心雕龙》等文学理论著作的研究中。
何崝教授认为黄蛉缺乏足够的学习热情和耐心,性格又过于急躁,这让他感到十分沮丧。尽管他多次提醒黄蛉要专心学业,但后者仍然我行我素。
最终,由于无法忍受黄蛉的学习态度,何崝教授递交了辞职报告,并公开批评他说:“浮躁、不靠谱、经常吹牛”,表示“不愿再教”。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黄蛉的故事反映了个人性格对成长道路的影响。他骄傲自满、轻视基础学习、高估自身能力而低估实际挑战,“眼高手低”的结果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黄蛉的经历告诉我们,天赋不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没有脚踏实地的努力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即使拥有再高的天分也会被埋没。炫技可以带来一时风光,但真正的成功需要的是长久坚持与不懈努力。“流星般”的陨落令人惋惜,也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责任编辑:佚名)